当局者迷的故事
元澹,字行冲,是唐朝的知名学者。他编撰的三十卷《魏典》,在唐朝时赢得了极高的声望。
当时,大臣魏光乘上书唐玄宗,请求将唐初名臣魏征校勘整理的《礼记》列入儒学经典。唐玄宗就命元澹负责召集学者为该书加上注解,以便推广应用。
元澹便与国子博士范行恭、四门助教施敬本等人共同整理魏征的《礼记》遗稿,将其定为五十篇,并逐一添加注解,然后呈献给皇帝。
时任右丞相的张说上奏说,西汉的戴圣编定的《礼记》已经沿用了上千年,和经书一样被广泛接受,现在忽然改用魏征修订的版本,还使用新的注解,似乎太过草率。唐玄宗对这一观点表示认同。
元澹知道后,便写了一篇文章来反驳张说的观点。在这篇《释疑》中,元德用主客对话的形式委婉地说明了自己的论点。文中客人向主人发问:“《礼记》作为儒家经典,先有汉代学者戴圣编定、郑玄加注的版本,后有魏征校勘修订过的版本,两者相较,哪个更优秀?”
主人回答:“戴圣所编选的《礼记》在汉朝晚期才开始传扬,后世有很多人为之作注作解,由于年代久远,书中前后冲突存疑之处很多。魏征忧其繁冗驳杂,故重新校勘考订,去芜存菁。怎料那些泥古不化的保守派竟会反对此书?”
客人对主人说:“当局称迷,傍观见审。”意思是,这种情况犹如对弈,下棋的人看不清形势,看棋的人却看得清清楚楚。这无疑是在肯定元澹的观点。
从这个故事中,我们可以学到一点:做事情时,一定不要固执己见,要多听取别人的意见,这样才不会“当局者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