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川归海的故事
西汉时,淮南王刘安喜爱招揽人才,他门下的文人策士,以及精通天文、医学、历算、占卜的方士多达数千人。这些人集体编纂了一部数十万字的巨著——《淮南子》。
书中有一篇《氾论训》,里面叙述:“我们的先人最早居住在河岸边或洞穴里,穿得极为简陋,日子过得非常艰难。到了后来,圣人出现了,教会人们建造房屋殿宇,使人们不再遭受风吹雨淋、冬寒夏暑之苦。圣人又教人们打造农具和兵器,提髙生产水平,猎捕野兽。之后,圣人把礼乐传给众人,并立下了很多典章规范。”文章谈到,社会一直处于变化中?古代的那些制度,如果不能适应现在的需要,就该废除。而现在的很多事情,如果符合需要,就该发扬光大。
这印证了一个道理:“百川异源,而皆归于海?”虽然很多河流发源于不同的地方,但最后它们都流入了大海。同理,尽管人们从寧的工作各不相同,但目的都是一样的,即保证社会更有序的发展,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满。
玩转成语
【成语】百川归海
【释义】比喻众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起;也比喻大势所趋,或某人深得人心,广受信赖和拥护。
【出自】《淮南子·汜论训》:“百川异源,而皆归于海。”
【例句】秦始皇统一六国,有百川归海之势。